天天速讯:“黄河湾”国际青年汉语大赛决赛获奖选手风采展——顾瑞秋

04:11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为激发国际青年更好地学习中文,了解中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搭建起文明互鉴、友好交流的桥梁。2022年10月,由山东省委外办、省对外友协、省教育厅、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,曲阜师范大学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承办的“黄河湾”国际青年汉语大赛正式开启,自大赛启动以来,吸引了来自49个国家的近300名外籍青年踊跃参与。经专家评审,境内组共有25位选手入围决赛,境外组共有20位选手获奖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3年3月24日,大赛决赛在曲阜圆满落幕。决赛现场,来自法国、俄罗斯、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的25名选手以“我眼中的黄河”为题,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、黄河文化、黄河历史,分享关于黄河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与感悟,讲述“黄河故事”。最终,大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,二等奖5名,三等奖8名,优秀奖9名,并公布了境外组获奖选手名单。大赛授予获奖选手“‘黄河湾’国际青年汉语之星”称号。

现选取获奖选手参赛视频进行展示,让我们共同感受“‘黄河湾’国际青年汉语之星”的风采!

顾瑞秋(RECHEAL MUGURE GITAU),女,26岁,肯尼亚籍,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,2019年来鲁。

对山东想说的话:我来到山东以后真正的感受到了“好客山东” 这四个字的意思。我遇到了最友善的山东人,去过了山东很多美丽的地方,吃过了八大菜系里面的鲁菜,内心也有很大的感触。山东让我感受到了很多“第一次”。在山东的烟台我第一次看到大海,在山东曲阜我尝试了之前不敢吃的菜品,来到济南也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。但是这几年来我没有感受到背井离乡的感觉,在济南就好像待在另一个家,这里的老师、同学、朋友们都很热情、友好,在我任何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。我变得越来越勇敢,越来越有气魄,学到了很多。我对山东有说不完的话和写不完的感受。以后不管走到中国的哪个地方,山东是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,深深刻在脑海中。

决赛现场演讲稿:

我眼中的黄河

各位评委、老师、同学们:

大家好!

我是来自肯尼亚的顾瑞秋。目前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。非常荣幸能够来到本次大赛。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眼中的黄河。

我与黄河结缘,是在肯尼亚第一次上中国文化课。我记得很清楚,老师说,“这条河叫黄河,是中国人的母亲河。” 这是第一次了解黄河,我当时的理解是:就像肯尼亚的塔纳河一样,为沿岸的人们提供了水资源,发展了农业。当我更多的了解到黄河,我才意识到,黄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意义远不止于此。黄河用她120万年的芳华为中华文明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,孕育出了各类特色鲜明的文化。她凝结着生命的历史、人类的历史。那时候我好像有一点理解中国人对黄河的感情了。
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” 黄河,西起青藏高原,几乎跨越整个中国流入渤海。九曲黄河奔流入海,需要的是百折不挠、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。在中国的这几年,我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民族精神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,都会勇敢地、团结地直面困难。我前段时间和一位中国朋友聊起这个问题,她说她曾经去青海旅游,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:黄河的水硬生生地在岩壁间凿出了一条道路。她当时很感动,她想到了自己国家中国以前经历过很多的困难,中国在面对这些困难时都是选择团结一心地迎击困难,并坚持下去,就像黄河水的力量一样。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中国。而我在山东师范大学的这四年里,仿佛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熏陶,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汉语的道路上都比之前更加有耐心、有毅力。

中华民族享受着黄河精神的熏陶,也与她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。经过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努力,黄河治理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,都取得了巨大成就,并且从黄河的纪录片中我看到黄河的水很明显的变清了。我去兰州旅行的时候,远远望去河岸两侧一片绿意。国家的努力真正让黄河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河。

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象征。在以后的学习中,我会更多地了解黄河文化,也希望自己以后成为汉语教师,从我眼中的黄河,讲好黄河故事。让更多的肯尼亚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魅力。

谢谢大家!

标签:

全球讯息:金融教育、投资经验与非理性投资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?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  • 精心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