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滚动:市民买鱼买到中国鲎送到派出所

“不认识我?我可是一条有学问的鱼。”


【资料图】

4月17日晚11时许,丹东东港花园派出所接待了一位特殊的“客人”,相貌奇特:圆扁扁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。

送它来的市民表示,这是他无意中在市场上买到的,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生物,“不是寻常的海鲜,怀疑是不是啥稀少的保护动物,就送你们这来了。”

稀客——中国鲎。东港关注供图

民警一看也不认识,按图索骥上网查询,发现这位“客人”和鲎(hòu)非常相似,马上联系渔业部门协同查证,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。

鲎是一种比恐龙等爬行生物还要古老的海洋节肢生物,早在4亿多年前,鲎便活跃在了海洋之中,到今天还基本保留着最初的原始形态和生活习性,所以被人们称为水族活化石。

早在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,我国就有关于鲎的记载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也提到过它。鲎的上半部是“学”字头,下半部是“鱼”,因此又被叫做“有学问的鱼”。

现存的4种鲎类中,中国鲎体型最大,体长可达60厘米,体重可达3千至5千克。

鲎喜欢生活在浅海地区的海底泥沙中,它的主要食物是蠕虫和没有壳的软体动物。生长周期较长,需要13年才能完成繁殖。

鲎的外形奇特,圆形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,头部有四只眼睛,两只单眼,两只复眼。鲎复眼的独特结构为当代仿生学提供了灵感,其应用提高了电视的清晰度。

中国鲎还有个特点是它的血液是蓝色的,这是因为它血液中含的是铜离子,与氧结合后,形成血蓝蛋白。这种血液一遇到细菌就会凝固,所以被应用于医学上检测病人是否有细菌感染;同时,当病菌的毒素接触到这种简单原始的血液时,鲎血液中的阿米巴样细胞就会释放出一种蛋白,使血液迅速凝结,形成一道屏障,阻止病毒繁殖,抵御其他细菌的入侵。

也是因为如此,在上世纪80年代鲎试剂传入我国后,鲎血的价值被医药产业发掘并用于开发试剂鲎,曾经分布广泛、数量巨大的野生中国鲎数量锐减。2019年3月,中国鲎在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中的等级,正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“濒危”。

4月18日上午,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管理局工作人员驾船将这只中国鲎放归大海。

警方在此提醒,中国鲎是珍贵保护动物,贩卖、宰杀、食用中国鲎均是违法行为。市民若有误捕或者发现贩卖、食用中国鲎行为要及时报警,共同保护野生动物,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辽沈晚报特派丹东主任记者 金松

标签:

农业农村部:开展农村改厕“提质年”工作 天天报资讯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  • 精心推荐